执行标准不一成分含量不标注 肉松和肉粉松分不清 杭州网消费-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图说真相
图说真相
执行标准不一成分含量不标注 肉松和肉粉松分不清
 
2016-12-16 09:19:09

图:不仅执行标准不一,成分含量往往也不标注。

肉松应是将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但如果你认为市场上销售的肉松一定是肉做的,那就错了。《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市面上销售的肉松产品并不都是纯肉松,许多添加了大量的豌豆粉并且产品成分标识不清,而究其原因是生产厂家执行了不同的标准而使肉松产品成分不一。

肉松制品多含豌豆粉

“同样的肉松,怎么吃到嘴里差别这么大?”近日,李先生向本报反映称,在吃早餐的时候,发现相对便宜的某品牌的猪肉松有别样的味道,用手一捏不仅黏黏糊糊,而且很明显地看到粉状物质。李先生说,这与他之前吃的另一品牌的猪肉松口感差远了,而记者分析李先生遇到的这种情况就是遭遇了非纯肉松。

实际上,市场上销售的多数也并非是纯肉松,记者为此走访了部分北京的超市。记者看到在售肉松制品种类繁多,一款国产原味肉松的配料表上,标注了“猪腿肉、鸡肉、豌豆粉、芸豆粉、甘草粉、小麦粉、白砂糖、食用盐、味精”等。另一款进口儿童肉松的配料则为“猪瘦肉、豌豆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碳酸钙”等。记者发现不少肉松甚至鱼松都含有“豌豆粉”,但其所占的比重并没有在包装上标明。

记者还走访了一些烘焙店。在一些面包店内,记者看到了同一品牌的0.5公斤装肉松。在配料表上,第一位的便是豌豆粉,其次为砂糖、鸡胸肉、碘盐、色拉油、脱氢醋酸钠、味精、山梨酸钾、天然调味品、天然色素。

记者又在网上检索“肉松”发现,其售价从每500克10元左右至60多元不等。一位销售肉松的卖家称,每500克售价仅10元的可供烘焙、制作手抓饼和蛋糕。但配料表图片显示,这款名为“肉松”的产品实为“猪肉味肉粉松”,以豌豆粉和鸡肉为主材料。卖家坦言,便宜的“肉松”里豌豆粉比较多,如果是自己吃,建议买贵一些的。

纯肉松生产遵循国家标准

记者调查发现,不同企业生产的肉松执行的产品标准各不相同。有执行企业自定标准的,有执行行业标准的,而记者调查得知,仅有少部分企业的肉松生产执行的是国家标准gb/t23968-2009《肉松》(以下简称 《国标》)。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此为国家推荐标准,从标准定义上看,分肉松和油酥肉松两类,都须以畜禽瘦肉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

除了《国标》以外,记者了解到,目前肉松产品的生产企业多遵循行业标准sb/t10281-2007《肉松》,按照该标准第4条规定,肉松产品分为以下3类:肉松:用畜、禽瘦肉为原料,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搓松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肉制品。油酥肉松:用畜、禽瘦肉为主要原料,经煮制、撇油、绞碎、调味、收汤、炒松再加入食用油脂炒制成颗粒状或短纤维状的肉制品。肉粉松:用畜、禽瘦肉为主要原料,经煮制、撇油、绞碎、调味、收汤、炒松再加入食用油脂和适量面粉炒制成的颗粒状的肉制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通俗地讲肉松分为纯肉松和加豌豆粉的肉松。但从上述两个标准中可以看出,《国标》并不认为肉粉松是肉松的一种,行业标准sb/t10281-2007《肉松》则认为肉粉松是肉松的一种,而肉粉松对添加其它原辅料和各项指标的放宽成为了企业降低成本的依据。

某品牌的肉松生产商表示,由于肉松对脂肪含量有规定,为使肉松不失顺滑,很多商家便用豆粉替代油。豆粉含量越多,肉松越容易呈粉末状,肉松价格也越低,以致很多商家的肉松就变成大量豆粉和一丁点肉调制的产品。以前纯手工制作,3斤肉才出1斤松,运用现代化工艺生产后,出3斤松都不止。“光看材料的使用,就知道这肉松纯不纯了。”这位生产商说。

而食药监部门表示,对于肉松里的肉和其他材料的含量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正因为对肉松类制品缺乏统一标准,因此出现一些商家打着“肉松”的招牌卖着“豌豆粉”产品的乱象,且这一类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监管和遏制,消费者维权难度也增大。

修订行业标准势在必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降低成本,不少烘焙企业纷纷使用肉粉松,而在产品名称上笼统注明“肉松”字样,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那么这种肉粉松标注为肉松是不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呢?对此,有人认为根据行业标准肉粉松也是肉松的一种,商家已经在产品标签中做了标注,并非在误导消费者。

但上述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被一些业内人士奉为至高无上的sb/t10281-2007《肉松》本身就是一个违反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gb/t23968-2009《肉松》里面的一些项目要符合gb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的要求,由于《国标》高于行标,也就是说,行标也必须符合gb2726国家强制标准。gb2726规定油酥肉松、肉粉松的水分最高为4%,而此项行标指标是不达标的。

这位专家还表示,肉松行业标准产品分类中也明确了必须以“畜、禽瘦肉”为主要原料,其“畜、禽瘦肉”必须排列在配料表首位。因此对于“畜、禽瘦肉”添加量较少的,不能占据“主要原料”位置的产品,就涉嫌误导消费者,而解决的办法是让消费者通过“人造”“仿造”或“模拟”等标注,识别出相应的产品不是“畜、禽瘦肉”制作的肉松。

专家建议,鉴于消费者希望明明白白消费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目前的肉松行标并未对肉类及添加量标注做出强制要求,因此修改行标势在必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作为普通消费者,实际上很难将加入豆粉的“肉松”与真正肉松区分出来。他提醒消费者可从品牌或者售价等方面加以分辨,大品牌、售价较高的通常是质量有保证的。

●相关链接

如何识别肉松的优劣?

1.通过正规渠道选择近期的、包装且密封良好的大厂家生产的肉松,尽量不要买散装肉松产品。

2.看配料表。如果是猪肉松,配料表里应标有猪肉。如果只看到淀粉或豌豆粉等,那就不是猪肉松了。

3.优质肉松颜色为金黄或淡黄色。有光泽,有弹性,呈疏松絮状,无结块变质发霉等现象;闻起来有肉香味,吃起来肉质鲜嫩,无肉筋碎骨,无渣滓,入口即化。

4.对于已开包、开盖的肉松不宜久放,因此建议买有独立小包装的。另外,肉松的钠和能量偏高,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儿童。(孟刚整理)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记者 孟刚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
 
mo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