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资卡转账限额被降到500元”登上热搜。根据媒体报道,苏先生在没有得到事先通知的情况下,5月起工资卡每日转账限额被下调到500元。银行给出的解释是为了保证卡内的资金安全和反诈骗。 作为反洗钱和反电信诈骗的重要关口,银行将反诈前移到线上转账阶段,确实在很大概率上保障了储户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然而,这种看似“为消费者好”的做法却遭到储户的集体吐槽,就在于银行“一刀切”的做法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银行与储户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合同关系,这就意味着有关转账资金额度调降等事宜应由双方平等协商确定。即便银行内部监测到某一储户的银行账户存在异常,需要降额来保障储户资金安全,也应提前告知储户,听取储户的意见。然而,像苏先生一样没有收到告知就被下调转账限额的事件屡见不鲜。银行存在侵犯储户知情权的嫌疑,同时,此行为也涉嫌损害储户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在日常生活消费当中,付房租、还房贷等转账数目远远不是每日500元的转账限额能满足的。储户开通线上交易,是要享受线上转账、支付带来的方便快捷,不用再去银行网点排大队。然而,500元的日转账限额让便捷消失,储户大额转账只能选择去银行网点或者atm机上办理。否则一旦房贷转账扣款不成功,个人信用记录可能也要跟着遭殃。还有媒体报道显示,为了反电诈,有的银行还层层加码,要求储户取钱时要当地派出所同意,有的甚至要求储户提供水电缴费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降低非柜面交易限额的举措,本意是为了保证卡内的资金安全和反诈骗,但现实反而侵犯了储户权益,让储户感觉非常不便。为了完成反洗钱、防诈骗等任务,限制非柜面交易额度、征求派出所同意等一刀切的做法固然简单易操作,但一顿操作之后对银行声誉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 防范诈骗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但不能以牺牲储户的正常体验为代价。银行应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根据账户的使用情况、交易记录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账户设置差异化的限额,而非简单地统一降低限额。不妨在客户线上转账时,弹出有关防范电信诈骗的风险提示页面,在储户阅读后,自行确定是否要调整转账限额进行转账。如此,既保障了储户的合法权益,也在这一过程中开展了对储户反诈知识的普及,提高了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 |